3/30/2011

耳機伴我快樂無窮

在我的人生裡面,畫圖、閱讀、寫作和聽音樂,是我用來消遣打發閒暇的方式,因為有時候喜歡自己一個人獨處,這些又剛好都是可以一個人就能做得來的事情。這當中又以不用腦的聽音樂是我最早養成的興趣之一。

很早以前,我的母親不知道從哪裡買來一台SONY的隨身聽,機身不小,是銀色的,除了可以聽卡帶,還能聽廣播,只要拉長天線,將天線不停的轉動到可以清楚收音的方位,就能和廣播無線電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然後隨著日新月異,卡帶被淘汰,出現了CD這種劃時代的產物,學生時代的我省吃儉用,也存錢買了一台國際牌的CD隨身聽。我發現到聽音樂的時候,只要透過耳機就可以將自己和外界隔絕,沉醉在自己的世界當中。所以我的胃口越來越大,家中搜集了好幾百張的唱盤,聽的音樂更是五花八門。後來連MD這種播放工具都買過,為的是將喜歡的音樂再做一番精簡濃縮,將自己最喜歡的音樂放進口袋中,自己的世界好像更豐富了。

然後,I POD出現。

使用以後,就不得不驚嘆人類科技的進步(雖然和外星人比起來我們恐怕還是很落後的)。買過這些播放器的人就知道,隨包裝附贈的原廠耳機其實效果都不會太好,也難怪,這樣這些公司的另外產品線才能也跟著沾光。音樂聽了廿年,就算不是視聽達人,耳朵卻也已經磨成精,對於音樂呈現的質感也就相對有要求。因此I POD附送的爛耳機是我在過渡時期拿來充數的,我必須自掏腰包買耳機來讓自己開心。

當時看到很多人推薦鐵三角牌的耳機,因此就花錢買了一個耳塞式的,用過之後的確是覺得音質不錯,就這樣用了一段時間後,經過拉扯,耳機線終於接觸不良而壽終正寢。第二副耳機是可折疊的耳罩式,上網買的。我的耳朵洞兩邊大小不一,加上發現自己不習慣耳內的異物感,所以才買了耳罩式的。可惜這個款式雖然收納方便,材質卻很不耐用,我的大頭每次都將它撐得很開,以至於沒多久就被我發現側邊開始龜裂,最後整個是斷裂了;但是因為聲音都還可以正常接收,所以只好用膠帶貼一貼,繼續將就使用,實在是後來不能用了,只好碰運氣拿去維修。工作人員告訴我,該款耳機的耗材不包括斷裂的主體,只好重買。我拿著保證書和當時網購的發票,近乎哀求的希望店員幫我(天曉得那個耳機才一千多元就讓我如此沒有尊嚴)。鐵三角公司那邊之後來了回應,說是可以幫我換一個新的,真是讓我喜出望外,不敢置信。拿到新耳機後我告訴自己,一定要小心的使用。

狗真是改不了吃屎,上個月無意間又發現同樣的地方開始斷裂,我知道這次沒救了,就當做耳機是耗損品吧!只好又開始上網物色,然後讓我找到這一個。音質很好,共鳴度很高,響度也很夠,配戴的方式也很舒適,實在無法再挑了(才兩千元的耳機還要挑啥?)。只不過要挑還是能挑出來,那就是它無法輕便的收納,也不能將頭圍部分做一伸縮。我當時問了店員,這個耳機會不會容易斷裂啊?她告訴我,鐵三角牌注重環保,所以材料儘量無毒性,因此塑料的堅韌度相對就會比較差一些。

都搬出環保大纛了,我還要怎樣!?只能告訴我自己「好!用它個十年吧!」



先強調!這不是我的髮型。

3/29/2011

關於雨靴的想望

台北多雨,很多以前住在中部時候不會用到的物品,變成非買不可了。我買過風衣式雨衣、防潑水外套、除濕機,身邊也有好幾把傘;然後我發現家裡很需要乾衣機,只是沒地方放。還有一樣東西是以前壓根也想不到該有的:雨鞋。

小時候曾經有過達新牌的黃色雨鞋,可是又硬又難穿,所以雖然偶爾的下雨天會讓鞋子內的腳濕透,卻還是不認為需要那種東西。

到了台北以後,因為下雨的機率不少,出門時不管是普通的布鞋或昂貴的皮鞋,都很容易因為走在大雨滂沱的路上而浸濕,布鞋還好處理些,皮鞋的話就慘了,很容易變型之外還有可能發霉,所以有買雨鞋的念頭。可是要我再穿小時候的達新牌雨鞋實在是很痛苦的回憶,而且長大了穿那種雨鞋很容易被人誤以為我是農夫或在市場殺雞宰魚,因此一直遲遲沒有買雨鞋的行動。

直到看了一本雜誌,介紹了一些雨天的行頭,看到男模特竟然在讓人狼狽的雨天時還能穿得一派瀟灑,這就令我驚訝了。除了雨衣和傘以外,我看到模特穿了一雙很帥氣的雨鞋。那個雨鞋的牌子我知道,因為它賣很多適合戶外活動的穿著,我也曾在大陸買過一件它們的彈性襯衫送我老娘,但我萬萬不知道這個牌子竟是做橡膠雨靴出名的!

可是在我還是想這種東西就隨緣好了,有沒有並不急的情況下,我在西門町發現了它的專賣店,抱著觀摩的心態進去看看,果真讓我看到了很漂亮的橡膠雨靴,尤其是女生款的雨靴色彩豐富時髦(可惜男生並不能穿),很難令人不多看兩眼。

我挑選了男生款的雨靴試穿,穿上以後大大顛覆了我對雨鞋的刻板印象。因為這個牌子的雨靴穿起來並不如外表厚重,不僅輕巧還很有彈性,最重要的它就像是帥氣的長靴,穿起來的確是很時尚。

因此我只好咬著牙買了。

為什麼說咬著牙呢?除了我覺得不便宜外,店員跟我說,平常天氣太熱的時候儘量不要穿以免腳臭,畢竟橡膠還是不透氣的。好吧!所以找到機會就猛穿,現在這個時間點,買了任何東西都要物盡其用才是。


3/27/2011

美味的定義是什麼

有時候我覺得自己的口慾真的很低。不是說自己不愛吃,而是根本囫圇吞棗,不會找好東西吃,連難吃的東西都能夠下肚,台灣話說「憨嘴」,大概就是像我這樣的味覺。

在連鎖咖啡廳點了簡餐,吃完後被外國學生質疑「好吃嗎?」一時之間竟然也形容不出剛才餐點的味道,連一點具體的想像也沒有,說真的,我也只好無奈苦笑的回答「好像真的不是很好吃,但為了填飽肚子,隨便啦!」登時認為錢花得很冤枉。

我也不知道美味的定義在哪裡,有時候慕名前去媒體吹捧的店家想大快朵頤,卻發現根本不如描述的那麼好吃,可是顧客還是很多呀?到底是我有問題還是那些媒體有問題,就算媒體是收錢報導才引來那麼多顧客,可是不好吃的東西大家吃一次應該就知道了吧,怎麼還會一直去呢?所以,口味真的是很主觀的一個感官感受。

下次花錢吃東西,先別管好不好吃吧!實惠的填飽肚子再說。


3/25/2011

例行的造勢活動

公司每個月都會為了衝業績,在某個地方的禮堂舉辦造勢活動,每次到那個會場去總是覺得很麻煩,然後最怕當場聽到一場很無聊的演講。那時就會想:「啊!白白浪費了一個早上的時間了。


3/23/2011

HERMÈS的櫥窗

        藝術本就是可以多種面貌,呈現出人類心智開發的一個結果。而經由多種藝術的塑造,文化於焉產生。

       精品包裝著文化藝術的外衣大賺其財,真的只是一種剝削我們本土文化的毒藥,及賺取消費者財富冠冕堂皇的藉口嗎?
   
        愛馬仕的櫥窗設計起源於上個世紀廿年代末。當眾多品牌傾向於「單純」、「直接」的方式,在櫥窗擺設商品的時代,愛馬仕發現了一種更能引人入勝的方式來設計櫥窗。首任正式的櫥窗設計師是Annie Bomel,由她負責巴黎總店的櫥窗設計。一開始是為了更完美呈現商品,不過這出於商業考量的計畫,很快在品牌的定位過程中佔有重要位置。櫥窗成了一個「舞台」,成了藝術家表現的一個媒介,許多的道具搭配著商品,就像是一齣齣的獨幕劇,一直不停的魅幻著愛馬仕的櫥窗。至此,它開啟了商業櫥窗的藝術時代,許多大品牌因此爭相倣效。Faubourg Saint-Honore 24上的櫥窗,成了巴黎人記憶的一部分,也成了巴黎市文化公共財產的一部分。Bomel的弟子Leila Menchari直到今日,仍不定時的為那片櫥窗編織著品牌的夢想。狹隘的將愛馬仕的櫥窗文化侷限在「販賣」的功能上,除了有欠公允,亦是對此品牌的文化了解不足。

        愛馬仕每年兩次會推出其品牌刊物,內部除了放置商品資訊外,也有大半的篇章是在介紹文學、文化、傳統、藝術活動。巧妙無痕的將這些和品牌做連結,是這本刊物的可觀之處,它使閱覽者在觀覽的過程中,逐漸理解並認同品牌的核心價值。對精緻文化藝術和生活美學的追求,無疑是這本刊物大力鼓吹的主要概念,更何況它還擁有中文版,使我們亦有了解另一文化版塊的渠道。

2007年愛馬仕台灣地區與亞洲文化協會(ACC)台北分會合作,由ACC推薦三位台灣年輕藝術家,來為愛馬仕台灣地區的店面櫥窗進行創作,這三位藝術家依序是陳妍伊、張杏玉、游文富。20079月陳妍伊依該年度愛馬仕的年度主題「與橘色絲帶共舞」(Shall We Dance)以複合媒材創作的大型芭蕾舞鞋,她也成為百年來首位與愛馬仕合作藝術櫥窗的台灣藝術家;而後張杏玉是以不鏽鋼烤漆材質呈現光影變化、游文富則是以他慣用的素材:羽毛來進行藝術櫥窗的創作。(引用出處:www.anb.org.tw)』這是愛馬仕在台培植本土櫥窗設計的第一步,相對和港日韓市場相比,台灣愛馬仕在這個版塊的開發顯然慢了許多。韓國漢城道山公園旗艦店設有文化沙龍展出當代韓國及國外藝術家的作品;東京銀座的Maison HERMÈS除了Forum藝廊外,櫥窗更是經常採用日本重要藝術家的作品;2005年「如江河匯流」為當年年度主題,香港特地舉辦了櫥窗設計比賽,並將得獎學生的作品呈現在櫥窗裡面。20084月愛馬仕亦成立了基金會,在此之前長期贊助藝術活動,每年在世界各地舉辦許多和商品推銷脫勾的藝文饗宴,純藝術的活動為該品牌提升不少文化視野。該公司舉辦的藝文活動很少是大張旗鼓式的,更不願意以嘉年華的面貌譁眾取寵來擾亂藝術的本質。大多是靜靜安排在城市一隅等人去細細體會,像是2009年三至四月,法國影后茱麗葉‧畢諾許挑樑演出的《In-I》舞蹈作品分別在香港演藝學院、上海大劇院、北京梅蘭芳大劇院演出,這個由愛馬仕基金會贊助的表演也將巡迴東京、雪梨、首爾、蒙特婁、阿布達比和紐約演出,算是當年世界藝文界的一場重要巡演,可惜台灣的愛馬仕公司沒有將此消息散布,供藝術愛好者知曉,而台灣媒體在處理愛馬仕的文藝新聞時,也總是把它們放在消費版而非文化版,台灣分公司的努力顯然還不夠。

 繞了一大圈說了這些,我們回過頭來看,才會了解愛馬仕開始和台灣本地藝術家的合作有多重要。因為除了推銷商品外,愛馬仕也讓本土藝術家的能見度提高了。全台目前最棒的愛馬仕櫥窗空間是台中的廣三sogo店,他們擁有非常大片的挑高櫥窗,加上和櫥窗緊鄰的是一開放的步道空間,櫥窗設計的氣勢更可以好好被襯托,仔細站在那片櫥窗前觀賞設計,愛馬仕的品牌大名和產品已超脫純商標的意義範疇。

在台灣的精品品牌據我了解,除了愛馬仕之外,卡地亞和路易威登也擁有自己的基金會;櫥窗有經過特別設計的精品則有愛馬仕、香奈兒和路易威登。這些品牌興許是出於自己的利益為多,而大力投入藝術文化活動當中;但身為消費者,喔不!是生於這塊土地的我們,何不抱著更輕鬆愉悅的心態,來看待這些名牌所經營的文化成果。愛馬仕的確愛台灣,台灣的業績不容小覷;我也愛愛馬仕,因為說起來,我不用花一毛錢就能自在欣賞它精心設計的櫥窗舞台。哪天愛馬仕頒發的文化藝術獎也出現了台灣的得主,或是其贊助的電影活動也擁有可以得到其手工導演椅獎品的台灣新銳導演時,愛馬仕在台灣,真的還只是一個奢侈品牌那麼簡單嗎?

        
去年的年度主題是「被傳頌的故事」。

        今年,愛馬仕的年度主題是「當代工藝大師」,台灣區的春夏新櫥窗由‘兩個八月’設計,現在已經在全台各店的櫥窗展示中。

3/21/2011

DERWENT牌色鉛筆

目前我手頭上有好幾種繪畫用具,水彩、鉛筆、炭筆、彩色筆、水筆、漫畫用水筆、彩色毛筆、色鉛筆。我不是正規科班出身的學院派,這些工具都只是讓我在閒暇時消遣用的,還有一部分是有了這些工具,讓我覺得不會孤單寂寞,至少當我獨處時我可以用他們來陪伴我打發時間。

這些筆當中我最常用的是色鉛筆。世界上最有名的鉛筆品牌當推德國的FABER-CASTELL輝柏,可是我用的是一個英國的牌子DERWENT達爾文。買下這組色鉛筆是因緣際會,當時是在書店裡面的文具部門看到達爾文牌的素描炭鉛筆組,買回家後被那種高級的質感深深吸引,在此之前我完全不知道達爾文這個品牌。回家後卻又對當時看到的色鉛筆套組念念不忘,因為色彩繽紛,很適合在繪畫塗鴉時找到適合的顏色。所以過兩天就又咬著牙買下了色鉛筆,直到現在,我還很珍惜的使用著它們。

達爾文牌成立於1832年,雖然比輝柏晚了七十一年,但是我覺得輝柏太過於廣為人知了,達爾文牌的產品似乎是要業內的人才會知道的牌子(或許我的猜測過於偏頗),基於再加上這種無聊的情愫,我對達爾文牌的偏愛就可想而知。

我希望使用達爾文牌筆的圖畫,能夠歷久彌新,往後都能成為很珍貴的回憶。



3/19/2011

我的相機

我不否認我很愛拍照。

不過不是愛自拍的那種狂人,只是喜歡隨手拿著照相機,將覺得有趣的畫面定格起來。不過我是個放不開的人,拿著相機在路上等待可拍照的一瞬間實在不是我的做法,因此常常會出現令我懊悔「早知道就拍下來了」的想法。話雖如此,我卻還是拿著陽春的數位相機拍了許多的照片,也拜各個部落格的網路相簿之賜,拍出來的相片可以很方便的收藏起來,並且供親友閱覽。

我現在用的這台相機是SONY出產的,當初因為看到堂妹使用同款式的相機,感覺拍出來的成果還不錯,對於不是職業攝影專家的我來說,這部相機的功能大概綽綽有餘了。

現在,這部相機還將帶著我繼續往彩色的未來邁進。



圖像當中的文字「物超所質」應更正為「物超所值」。


3/16/2011

男人不能愛花嗎

過年時候,三姨送了我們兩盆萬壽菊,一盆被老媽拿回爺爺家,另一盆被我接收,我還特地去買了肥料回來。可是住的公寓沒有陽台,只能被我放在室內,真可憐她,加上過往記錄,我擔心在我手上不知她能撐多久。

其實我還蠻有興趣蒔花荏草的,只是那次和一個外國學生閒聊到花,他驚訝的質疑:花不是女人的東西嗎?只有女人愛花不是嗎?剎時讓我語塞,不知道這是文化的刻板認同還是美國人真的這麼想?害我都不好意思跟他分享我打算去看花博會的計劃了。

我的畫工無法寫實描繪出這盆花的美麗。

3/14/2011

我不是鼠男了

長相其實也是我對自己一直很在意的事情之一。

雖然說自己也知道自己不是偶像派的臉蛋,可是就是會在意。我曾經很痛恨自己長得一臉猥瑣,也質問過老媽為何對我特別不公平,兄弟仨就我長得最平凡,甚至有些醜陋?!老媽只是用她一貫的口氣說:「醜就醜了。」真是個非常不負責任的人。說那種令人聞之氣結話的老媽目前人老珠黃,可是年輕時候至少漂亮了好幾十年,我呢?從沒英俊過!

每次只要是被拿來做長相的比較,基本上和我比較的都是長相很怪異或特別的人,最傷害人的就是把我拿來和日本鬼怪漫畫《鬼太郎》裡面的鼠男相比,一開始我當然非常不開心,可是自甘墮落的我被講久了也就習慣,甚至還會以此自我揶揄。真不知道是我該傷心還是鼠男?

不過前幾天見到一個認識六年的店員,兩個孩子的媽保養之好也是令人震驚,沒想到她卻恭維我說:「我怎麼一直覺得你都不老!是怎麼保養的?」我該開心還是把它當作場面話就好呢?畢竟念高中時就被當作社會人士的我,那麼早熟的臉等的就是這一天到來啊!

看樣子我花的保養品費用都因為這句話而值得了。

3/09/2011

探病

嬸嬸的心臟動了一個大手術,真是不得了!因為要用電鋸切開肋骨,然後再用東西撐開肋骨露出心臟,之後將破損的心臟瓣膜修補起來。聽她描述令我頭皮發麻,不過她的復原狀況良好,真為她感到開心。這也告訴我得要好好保樣身子,這陣子家裡的人都陸續掛了病號,尤其像汽車零件的人體,不好好保養會耗損快速,老了就渾身病痛,怕痛的我大概會承受不住。


3/07/2011

國王的演說

今天看了《國王的演說》這部電影,實在很激勵人心。這部電影描述的是當今英國伊莉莎白女王的王父喬治六世,如何克服口吃的障礙,在其王兄退位為溫莎公爵之後,接任成為英國國主,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當中,透過廣播,激勵大英國協的國民萬眾一心抵抗德國的動人故事。

當紀錄聲音及影像的機器出現在人類歷史上之後,我們知道要抓住人民百姓的心,當政者必須要有一個好的口才及表演風格。如同片中的提到:王室的成員已經成為一種演員。希特勒﹝我一直覺得陳水扁某些角度和他的演講影像非常相似﹞、宋美齡、甘迺迪、毛澤東、歐巴馬,他們都有煽動人心,藉以掌握當下權力的好口才。不過關於喬治六世的演說,我們倒是罕知。

據說伊莉莎白女王看完此片深受感動,或許這又勾起她兒時對她剛毅的父親及堅強母親的美好記憶。那個當初靠著國主演說,就能讓大家眾志成城的美好時代已然而逝,如今似乎再也看不到那樣輝煌的,靠著言語即能坦誠表述感情的年代。

3/05/2011

巧妙的傑作

我看了《黑天鵝》這部電影。實在無法將我內心感想的萬分之一用言語或文字表達出來。這是我覺得需要進戲院用大螢幕去體會的一齣劇力萬鈞的傑作。


3/03/2011

青春年華一去不返

人到老還必須要服老。

念書時候我的體重一直在65公斤上下,也一直以為我就要這樣細長的過一生了。

因為當時殊不了解人的年紀到了一個階段,新陳代謝就會開始遲緩的事實,所以狂吃猛喝也不覺得應該節制,加上生性的懶散不愛運動,每天只想著只要經過排泄,肚子裡的東西就會跟自己say goodbye

畢業之後住在家裡,像是要把念大學三年時不滿的胃填充起來一樣,每天除了正餐,消夜的數量也不遑多讓,每天灌進大量食物的後果,加上第二段說的那些不可抗拒的殘忍事實,體重曾飆漲到80公斤左右,整個鼓脹的肚子就如同水蛙,這是我第一次體會到肥胖的罪愆。

如今逐漸步入中年,口慾可以稍微克制了,但是經年累積下的成果,加上仍舊不愛運動,每次洗澡時照著鏡子,看到自己腹部廣大、乳房下垂,就不免會有「過去美好時光一去不返」的感嘆。

會不會越老越可怕呢?答案應該是肯定的吧!

3/01/2011

風雅的樂趣

比起咖啡和茶,我傾向喝茶,咖啡我則是能免則免。

對我來說,咖啡的口感在我生理上很無法苟同,一入口時它的焦味已經令我不滿,之後在口腔殘留的餘味卻又發酸的令我感到彆扭。如果這樣單純看來,我選擇會回甘的茶就不難理解。

其實茶對我來說,大概就是閒得發慌時,想讓自己有點事做的飲品。因為喝茶必須準備茶具、茶葉,再經過沖泡後倒出茶湯,然後等到稍微降溫之後再入口。其實嚴格說起來,我喜歡的是喝茶的準備過程,茶好不好喝倒是其次,既是這樣,那喝茶也就是一種生活的情趣,喝茶就必須更要讓自己開心才對。

前陣子某個家居品牌有瓷器的優惠活動,因此從沒擁有個人茶具的我狠下心來買了一組簡單的茶具組合,總計有茶壺一個、煎茶碗兩個、白長杯四個。

回家後拆開一包弟弟的同事從尼泊爾帶回來的茶葉,放進茶壺中沖泡,很快的,帶有肉桂香味的茶香瀰漫出來,茶湯倒進白色杯子後,呈現出深棕色,我也搞不清楚這樣的茶色算不算高級,茶湯嚐起來帶有苦澀的香味,也不了解這樣的茶葉算不算高級,反正我已經說過這些都不是重點,重點是用這樣高雅的茶具泡茶,本身就是一種閒到可以的風雅享受。

誰說喝茶一定要去喫茶店才有氣氛?

總網頁瀏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