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8/2011

我們為何還要再忍受醜陋

101大樓充其量只是壯觀和建築工程
上的奇蹟,但他一點都不美。無法
融入周遭環境進而失去協調性,是
許多台灣建築師設計建築的通病。
台灣的建築物之醜,我們自己大概都敢承認。除了早期木製磚瓦建築大多燬於兵燹;政府也未有城市規畫的觀瞻,新房子蓋在原來碩果僅存老建築上,老建築一個個消逝在歷史的洪流裡。沒有計劃加上懶於保護(台灣政府一向疏於尊重文化和歷史),許多醜陋的建築就替代了原先具有風韻的老宅。


台灣人的美學素養仍有待加強,因為大多人對美的追求得過且過。巨大壯觀的101大樓的確是有特色,但我總覺得他像是台北城的巨大陽具。周遭沒有整體的規劃,也就無法帶動起週圍建築成立起如浦東、曼哈頓或東京的摩天建築群。政府沒強制性,建商或業主就各行其政,想怎麼蓋就怎麼蓋。在這樣的環境下,101不就正如赤挺挺的陽具,毫無遮掩,大喇喇的在城市內讓大家傷眼刺目。


一個城市可以吸引人的方式很多:人民、食物、遊樂、購物、交通、建築。前面幾項是必須讓遊人在一個城市待過一段時間,才能慢慢體察其特殊性的面向;但是建築不同,到一個陌生的城市,我們第一眼看到的是機場或車站這樣的公共建築,進入城市則看到了道路、房子等建築。如同我們見到陌生人,十五秒鐘決定對陌生人的觀感一樣,我們對一個城市好壞的感受,也很快能在第一印象中一目了然。這個部份做得最好的大概是歐洲。除了歐洲歷史也夠悠久之外,古老建築多為石造固然也是重點,政府的大力保護和規劃,才是新舊建築共榮並存的關鍵。


台灣因為地狹人稠,人必須不停的和歷史爭地。可惜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犧牲了太多,對美的追求、對文化的傳承、對歷史的尊重及對土地的敬愛。我們口口聲聲說要愛這塊土地,但這種愛不是狹隘的顏色黨派、不是炒房炒地、不是經濟發展。讓這塊土地得到他在文化及歷史上的定位,就是我們愛這塊土地的最大價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總網頁瀏覽量